法官故事第7期——记云安区法院行政庭庭长徐汉云

更新时间: 2016-08-30 09:00:57 已浏览:1209 文章来源:云浮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:原创

廿年坚守别样情

——记云浮市云安区法院行政庭庭长徐汉云

 

   20年基层审判一线的坚守,数以千计不同类型案例的锤炼,给他的执法人生增添了许多耀眼的光环:云安区十佳公务员、法院先进个人、办案能手……不过,很少有人知道这荣誉背后他所付出的艰辛和所承受的压力,也难以想象一年办285件案的他竟是一位曾患脑肿瘤、双脚股骨坏死的重病患者。他之所以始终乐观向上,顽强地与病魔抗争,把青春和热血默默奉献给司法事业,正是源于他最初的信念——人民法官为人民。他,就是云浮市云安区法院行政庭庭长徐汉云。

  当好依法行政的推动者

  可能有人认为,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的一己之事,法官只要威严地坐在法庭上公正判决就行了。不过,在徐汉云心里完全是另外一种诠释: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路上,作为既联系人民群众,又联系行政机关的法院,从来不是旁观者,尤其是行政法官,在引导行政机关树立法治理念与规范行为方面,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要勇于和善于当好依法行政的推动者。

 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。徐汉云为打开法院在推进当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工作局面,主动与法制局等行政单位联系,共同对依法行政、特别是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问题进行专项调研,并形成调研报告。调研成果有效地促进了行政机关更加注重执行程序和工作方式方法,提升了依法行政水平。

  向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是徐汉云推进依法行政的另一种重要方式。他曾就行政机关在向行政相对人送达文书方面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向5个行政机关提出建议,均得到有关单位的采纳。相关单位负责人说:“行政机关以前在送达等工作方面,比较强调工作经验和工作结果,往往忽视了合法性问题,法院的司法建议对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理念非常重要”。

  当好经济发展的护航者

  云安区的支柱产业是硫化工、石材和水泥,这些产业聚集了大批的企业,而这些企业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。如何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,一直是一道法律工作者无法回避的考题。徐汉云的答案是“裁判的效率就是企业的效益,司法节约的时间就是企业积累的金钱”。

  在云安某公司与山东某企业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中,云安某公司向山东某企业购买两台价值一百七十多万元的换热器,但收到货物后,发现其中一台设备不合格,严重影响企业生产。云安某公司随即联系山东某企业,要求对方更换不合格产品并赔偿企业损失,山东某公司不同意该解决方案。云安某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对方更换产品并赔偿损失。徐汉云承办该案后,了解到不合格设备每天为企业带来的损失数额较大,他在厘清案情后,迅速组织双方到庭调解。调解中,他充分运用自己学过的机械设计专业知识,详细分析了设备存在的问题和被告方应承担的责任。最终,被告方表示法官的分析很专业,他们服从法官提出的调解方案,无偿为原告更换一台全新合格的换热器,并赔偿原告20万元经济损失。原告负责人激动地说:“对于企业,机器坏了就好比人断了手脚,将严重影响企业产能。感谢法官高效的办案效率,有这样的法官支持,企业发展有底气。”

  当好司法改革的实践者

  随着司法改革步入快车道,有人欢呼、有人措手不及,也有人徘徊观望。徐汉云面对这一新鲜事物倒是很淡定,他说:“司法改革是每一个司法人的大事,我们人人都是司改主人,必须要有主人翁意识,努力在推进改革中有所作为。”

  2010年,云安区法院被省法院指定为1+1+1审判机制改革试点院。徐汉云作为改革小组成员,他考虑到区法院总体人数少,提出将区法院的民一、民二以及行政庭三个庭合并,弱化庭室管理,将3个庭室人员按1+1+1的形式组成较多的审判小组,集中力量攻克案多人少难题。该建议被院党组采用。徐汉云作为三个庭室合并后的审判小组总负责人,他边实践边探索,边探索边总结,经过6年的实践,审判小组运作日趋成熟,审判效率与审判效果大大提升。原告陈梓轩等1480人诉被告郁南县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纠纷一案,涉及郁南县全体退休人员,涉案金额上亿元,原告方频频上访。审判小组承办案件后,齐心协力做好安抚释法、沟通协调、判后答疑等工作,妥善处理了该起涉案人数多、金额巨大、性质敏感的行政案件,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。

  当好法律普及的先行者

  以法治为原则,统领人情、伦理,才是化解乡村矛盾的正道、消解乡村冲突的正途、走向乡村善治的正轨。作为基层法院法官的徐汉云正是一位极力推动法律便民化的先行者,身体力行,走村过寨,送法到村、到户,打通司法为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“徐法官是我们村的普法先锋。”这是云安区六都镇某村村委书记对徐汉云的评价。任职法官以来,徐汉云自觉将普法作为工作职责之一。他毛遂自荐成为云安法院法律宣传队伍的成员,坚持在每年的普法工作日为村民送法到家门口。下乡办案的过程,成为徐汉云普法的好时机。他常常在工作完成后,随机走入村民家中,以聊天的方式引导群众守法、用法,或者为村民解答一些法律问题。他的普法工作,不仅受到村民们的欢迎,还得到党委政府的认可,他曾被评为“云浮市先进普法工作者”。

  时间会证明一切。徐汉云20年如一日始终怀揣着工作的热情和心系百姓的情愫,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公仆精神,也是我们广大基层法官司法为民的缩影,我们为他点赞叫好,也向成百上千名,像他一样默默耕耘的新时代法官致敬!